手机版
网站首页
老司城简介
老司城遗址简介
老司城博物馆简介
中国土司文化研究院简介
老司城景区简介
政务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政务公开目录
领导信息
机构职能
内设科室
规划计划
财政信息
人事信息
统计信息
文化研究
土司制度
土司文化
民族文化
遗址保护
文物本体
监测预警
考古挖掘
文物管理
政策法规
学术论坛
学术论坛
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论坛
>>
学术论坛
>>
查看详情
学术论坛
学术论坛
二级机构
中国土司文化研究院
老司城博物馆
更多...
头条新闻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文物安全防控 “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倡议文明上网 承诺网上文明 共建文明网络
深入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振奋了文化遗产保护届
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多...
遗产要闻
世界博物馆日,老司城博物馆“加餐”
永顺老司城遗址管理处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 举行第三次学习
「五一小长假」老司城世界文化遗址游人如织 感受秀美山水和神秘土司文化
习近平谈如何传承好红色基因
永顺老司城遗址管理处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举行第二次集体学习
更多...
领导信息
永顺老司城遗址管理处党工委书记、主任:孔凡卫
永顺老司城遗址管理处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张万超
永顺老司城遗址管理处党工委委员、人事科科长:张立
学术论坛
第六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源:
永顺老司城遗址管理处
日期:
2019-06-12 15:44:43
点击:
3093
属于:
学术论坛
10月21日至23日,第六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永顺县举行。研讨会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湖南省文物局、吉首大学、永顺县人民政府主办,由永顺老司城遗址管理处、吉首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承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李世愉,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马大正,以及湖南、湖北、贵州、广西、云南、西藏、香港、台湾等全国13个省、市、地区和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共13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参加,共收到相关论文125篇。
10月22日,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方铁向永顺县授予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中心/基地”牌匾, 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李良品发出了向永顺县“中国土司文化资料库”捐献图书资料的倡议,并带头捐书。下午,各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老司城遗址现场调研,考察了生活区、衙署区、祖师殿建筑群、文教区、墓葬区等重要遗址遗存,品尝了丰盛的土司宴,观看了土家族原居民原生态表演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古斯、哭嫁、摆手舞等节目。
23日,举行“土司文化遗产、土司文献与土司学研究,土司的国家认同与地方治理研究,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老司城发展”等专题学术研究座谈,采取主会场发言和分会场分组讨论交流的方式,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就如何加强开展土司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研讨。
分会场讨论
土司制度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独特的族群管理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分封地方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在中华民族从王国走向帝国的过程中,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土司制度,保持了西南乃至整个国家的安定,对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据统计,我国古代有各级大小土司1700余家。老司城遗址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级别最高的古代土司城市遗址,是溪州彭氏土司司治的地方,是土司时期西南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始建于910年,历经五代、宋、元、明、清九个朝代,止于1728年清“改土归流”,历时818年,世袭27代,共35位土司,鼎盛时期辖二十州,范围涉及湘、鄂、川、黔、渝、滇等省市边区。改土归流后,1730年永顺府异地建城,老司城得以尘封在历史长河里。从1994年至今,省、州、县文物部门先后对老司城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经考古证实,老司城遗址总面积25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5万平方米,依山畔水分布有遗址生活区、衙署区、司法区、墓葬区、宗教区、教育区、居民区、作坊区等八大功能区,布局十分合理。祖师殿、土王祠、文昌阁、古牌坊等古建筑保存完好,历史遗迹丰富。土家族原居民摆手舞、毛古斯舞、打溜子、梯玛歌等非物质文化传承至今,民族风情浓郁。既是物质文化遗产,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静止的文物,又是活着的文化;既是独立的考古遗址,又是复合的遗产体系。它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独特管理智慧,是研究中国土司制度的考古学标本,是中国古代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典范。
土司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土司制度推行地区的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引起了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考古学等各界学者高度关注,形成了一系列丰硕成果。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牵头、联合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代表“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灿烂的人类文明得到了全球认同。
本次研讨会是永顺县继老司城遗址成功申遗之后的又一件国际大事,是我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学术研究界的一次盛会,汇集了国内外土司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凝聚各位专家学者智慧,对于研究我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保护好我国土司遗产、利用好老司城遗址、展示好“土司遗产”这一人类文明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
专家合影
上一:
2018年湖南省西部综合开发研究会年会暨第五届“武陵山发展论坛”在吉首召开
下一:
没有了
上级单位
遗产名录
新闻媒体
友情链接
检察日报
法制日报
中国青年报
中国新闻网
中国纪检监察报
新华网
人民网
每日财经
电子商务论坛
雅虎新闻
今日头条新闻
中国制造网
南方都市报
中国新闻门户
天涯论坛
网易新闻
腾讯
好搜
百度搜索
中国人民政府网
广西新闻
凤凰网
中国财经新闻网
CCTV
搜狐
新浪
网站首页
|
老司城简介
|
政务公开
|
文化研究
|
遗址保护
|
政策法规
|
学术论坛
|
宣传活动
联系人:
办公室
手机:
(*)
电话:
0743-5228259
传真:
0743-5228259
邮件:
12345@qq.com
网址:
http://www.laosicheng.cn
地址:
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
永顺老司城遗址管理处
版权所有 2019-2024 湘ICP备17023753号